在當下的生活節奏中,熬夜成了很多人的常態。大家都知道熬夜會傷肝、傷眼、讓人變胖等一鼎盈,卻常常忽視其對腎臟的影響。
為什么熬夜很傷腎
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,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余水分,維持體內的水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,并分泌一些重要的激素。
人體的生理活動遵循著一定的生物鐘規律,夜間本應是腎臟休息和自我修復的時間。
熬夜會導致血壓升高、心率加快,腎臟的血管也會因此收縮,血液灌注減少。交感神經一直處于興奮的狀態,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也變得紊亂。
一項研究顯示,睡眠時間對慢性腎臟病有顯著影響,睡眠時間過短或過長均會導致腎臟損傷。
3個表現可能是腎臟在求救
腎臟內部并沒有痛覺神經,當它覺得不舒服時,一般都在默默忍耐,大多數慢性腎臟病患者不會感覺到腎疼。如果身體有以下3種表現,可能是因為熬夜給腎臟帶來了損傷。
身體水腫一鼎盈
晚上睡不好,水分就會蓄積,導致早起眼皮、雙腳、雙腿浮腫,還可能出現乏力等表現。
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袁揚表示,如果水腫的部位首先出現在眼部,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腎性疾病,腎炎性水腫和腎病性水腫需要區分。
腎炎性水腫首先表現在組織結構疏松部位的水腫(如眼瞼),以后會發展為全身水腫,屬于下行性水腫;
腎病性水腫首先表現為足部水腫,以后發展為全身水腫,屬于上行性水腫。
眼圈發黑
短時間熬夜出現的黑眼圈,一般休息幾天就好了。但如果長期熬夜就會傷精耗血,損傷腎陰,出現黑眼圈、夜間盜汗、腰酸腰痛、口干耳鳴等腎虛表現。
黑眼圈分為“血管型黑眼圈”和“色素型黑眼圈”,后者的形成多因腎虛導致。表現為眼周黯黑、有眼袋,可伴有頭暈目眩、健忘失眠、月經量少等癥狀。
尿量異常一鼎盈
夜間入睡后,機體的血流緩慢,原尿通過腎小管的流速減慢,水分重吸收增加,可避免夜間排尿影響睡眠。
一般每個人的排尿量和排尿頻率都比較穩定,腎臟受到熬夜等因素影響出現損傷時,濾過和重吸收功能可能發生異常。
正常成年人夜間排尿0~1次,尿量約為白天的1/3~1/2,一旦排尿次數超過2次,或夜尿量超過500毫升,且連續多天,就要警惕夜尿增多。
需要提醒的是,造成夜尿增多的因素并非只有腎臟疾病,還需觀察是否有泡沫增多、水腫、血壓升高等癥狀,如有建議及時就醫。
熬夜后3個方法補救
有的時候熬夜無法避免,如何通過科學方式減輕其傷害?醫生推薦了幾個方法。
及時補覺
一些人在熬夜后大腦仍處于興奮狀態,不易睡著,但還是建議躺在床上休息,因為人躺臥時,代謝會減緩,從而避免身體透支。
熬夜后可以洗個熱水澡,既解乏又能幫助快速進入深睡眠。如果實在沒有大段時間補覺,午覺一定要安排上,其他時間得空就瞇一會,哪怕十分鐘也有效。
清淡飲食
熬夜后,早餐的營養補充最重要。盡量吃富含B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低熱量食物,如藕粉、低脂牛奶泡麥片、綠色蔬菜、水果等,少吃高糖、高鹽、油炸食物。
由于脂肪積累都在晚上,夜間工作時,如果真的很餓,可少量進食清淡食物,不餓則盡量別吃。
適量運動
白天補覺后,精力充沛的情況下,可以適量運動。上班期間,每隔半小時起身活動一下,踮踮腳,做幾個金雞獨立、深蹲,幾分鐘即可。此外,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也有助緩解疲勞。
(生命時報)一鼎盈
可盈配資提示:文章來自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